2008/8/3

被人白吃的羊魚

經由 海 底 三 千 米 (日期為 2006/8/15)

鯡鯉【Mullidae】鱸亞目 羊魚科 棲息深度3 - 140 公尺,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外緣的砂地,或者是碎礁地上,尋找在砂泥底質上活動的底棲生物,如甲殼類、軟體動物、魚類及蠕虫等。

體表大多有豐富的色彩,體型約20~30公分之間,鬚鯛科在台灣有3屬20種,俗稱皆為「秋姑仔」或稱「羊魚」,大家一看到牠的外型就知道,下颌明顯有一對肉質狀長鬚,形狀似山羊而得名。
這對觸鬚前端具有一種化學感受器,可以探測到泥層底部是否有食物,一但發現獵物,他會立刻用吻部跟颌鬚翻出來;
(圖)

這種特殊之覓食行為使得在珊瑚礁前緣的砂泥地,常可看到許多秋姑魚成群結隊在一起巡游,這時秋姑在前面用它的兩根觸鬚找尋食物所在,而後面則跟著許多其它偷懶的魚兒,它們就可以省去了自己尋找食物的功夫。也不管秋姑魚願不願意,跟著吃了一頓得來全不費工夫的大餐。

誰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一隻幫人作好午餐的羊魚,正在接受一隻漂漂醫師的清潔,爽到鬍子都翹起來了 關於漂漂醫師請參考--->清潔阿姨漂漂
羊魚的生態影片請參考Windows Media Player撥放中

在台灣南部及蘭嶼終年都可看到,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流刺網、延繩釣等漁法捕獲,肉味鮮美,適宜紅燒或油煎。(幫人家做完白吃的午餐以後 自已又變成其他人白吃的晚餐... ... 秋姑秋姑你還真命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