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9/15

你叫什麼名字?

摘自PCHOME電子報2006.07.18 張哲嘉

我有位外國朋友,大老遠跑來台灣學中文,也希望多習得這塊土地上的一些文化。有一天,他百思不得其解地跑來問我:「為什麼台灣人一看到我,都會先跟我說聲「Hi」或是「 How are you?」,然後,開始用英文跟我對談,而不是跟我說「你好!」或是「早安」?我到台灣三個多月,發現人們跟我講英文的時間,比跟我說中文的時間還要來得多。 」

他說他到法國、德國、西班牙、日本等地觀光或者學語言,那些國家的人總會用自己的語言來問候他,與他交談,真的溝通不了,才會使用英文。而且,就算對方的英文再怎麼破,還是可以感受到對方言談之間的自信和從容。可是,他發現在台灣,我們遇到外國朋友的第一句話,或者接下來的對話,都會是英文,還會對自己英文程度的不好感到有些歉意。


「Sorry…My English is not very good…(不好意思 …我的英文不是很好…)」這是他常聽到的一句話。可是以中文為母語的我們,在一般的生活而非國際的場合當中,為什麼要對自己英文程度不是那麼好感到不好意思,或者感到沒有自信?又為什麼要因為自己的英文流暢而感到與眾不同?

日本人也曾經問過我,為什麼台灣人都有兩個名字?名片正面寫著「王大華」,背面卻寫著「David Wang」,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會說:「 My name is David Wang.」。哪一個才是你們真正的名字呢?

這個問題連泰國、柬埔寨等地的朋友,都問過我。如果去這些國家,會發現他們都只有一個用母語發出來的名字,為了讓外國朋友更容易唸出他們的名字,他們會嘗試著用英文拼出最貼近他們名字的聲音出來。

我不知道如何回應他們的問題。

有次我在園區上課,教務主任來看課,她很訝異的發現我點名的時候,叫的是學生的中文名字,而不是他們的英文名字。她很認真的問我為什麼,這是她當教務主任那麼久以來,第一次遇到的狀況。

「老師,您是不是忘了幫學生取英文名字了呢?」主任很認真地這麼跟我說,語氣輕柔體貼。
「我……」還沒等我把話說完,主任就要求我在下次上課的時候,要在點名表上寫上學生的英文名字。

其實,我沒忘,只是想不出幫學生取英文名字的正當性。
下一堂課,我在點名表上,學生的中文名字下面,用英文拼出他們中文的名字,在點名的時候,我用帶有英文腔的口吻,喊著他們的中文名字。

「Sheng Hong(勝宏)、Tzu-Lin(姿麟)、Sheng Ching(勝欽)、Chiao Yi(巧宜)、Wen Yin(文音) ……」。學生帶著詭異的笑容看著我,聽著他們的中文被如此的叫著,也感到新奇無比。

偶爾補習班的老師會聚會,一坐下來,台灣籍的老師彼此之間都會開始交談,大多數還是用英文。於是,像這樣的對話就會產生了:
「Hi, Nice to meet you. My name is David. What’s your name?(很高興認識你,我是大衛,你叫做什麼名字?)」對方很開心的問我。

「很高興認識你,我是張哲嘉。」我也很愉快的回應。

「What? What’s your name?(什麼?你叫什麼名字呢?)」對方有些疑惑。

「張哲嘉。」我很肯定那的確是我的名字。
「What’s your name?(你叫什麼名字?)」對方開始懷疑我怎麼會有那樣的名字,又再問了一次。
「張哲嘉。」這個名字從我出生就用到現在,我沒有說錯才是阿。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麼名字?)」對方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又再詢問下去。
「張哲嘉。」現在換我流露出疑惑的神情。

「Come on! I mean your English name.(別這樣,我是說你的英文名字。)」對方有種我搞不清楚狀況的感覺在。

「喔,Chang Che Chia(張哲嘉)」我用了英文的腔調,發出我的名字。
對方才用一種恍然大悟的神情說:「喔…… 可是......你的中文不大好發音吧!對老外來說 …..」。

我笑了笑。

在非國際場合,而且中文是在場的每個人所共同明白的語言,一群母語是中文,英文能力都很棒的人之間,為什麼還要使用英文來當作彼此溝通的工具?學生之間在特定的時間場合用英文溝通,是為了想增進自己的英文能力;老師在課堂上使用英文,為的是希望學生多接觸這個語言,熟析英文的聲調;那英文老師之間呢?

有些台灣人在唸Starbucks(星巴克)的時候,常常會唸成 Staba(思搭吧),因為忘了把舌頭給捲進來,發出r的聲音,也不習慣在單字的後面發出摩擦的氣音k和s。台灣人如此,很難發出捲舌音的日本人更會把Starbucks唸的七零八落的,難道Starbucks就得要另取其他的名字嗎?MacDonald’s 、Gucci等品牌,是不是也要順勢另外取名字?如果不是,我們在學習英文的時候,又為何要另取一個名字?

下次聚會我又遇到了David,這次是我主動趨前向他問好。

「Hi, David. Remember me? I am A Li Bu Da.(嗨,大衛。記得我是誰嗎?我是阿里不達。)」我開心的這麼說著。

「What?(啥?)」

「I am A Li Bu Da. My new English name.(我是阿里不達,這是我新的英文名字。)」我這麼回應他。

「Wow. That’s good. You finally have an English name. Your name is so special. Is it an African name?(哇,不錯啊,你終於有英文名字了,你的名字好特別喔,是非洲名字嗎?)」
「I don’t know. But it’s quite easy to pronounce. (不清楚ㄝ,不過倒是很好發音就是了。)」

大衛愉快的笑了開來,跟其他的老師介紹我:「Well, this is A Li Bu Da.(嗯,這位是阿里不達。)」

「Hi, Nice to meet you, A Li Bu Da.(嗨,很高興認識你,阿里不達。)」我被這麼歡迎著。

從那次以後,我常想起我爸爸小時候常告誡我的話:「郎賣當做一掛阿里不達的代誌,阿捏不好喔!愛做好代誌。」然後,很委屈地想到自己又多了一個「阿里不達」的名字。

有時候,被一些「阿里不達」的觀念圍繞的時候,也不得不「阿里不達」了呢

2006/9/9

背叛是男人血統 博愛是男人的宣言

世界上有三樣東西不能相信:男人的承諾、男人的感情、男人的理由!

  如果他給過你天長地久的承諾,是因為他自己對你們之間的那份感情都沒把握;如果他說你是他一生最深的愛,則表示他一定對別的女人說過同樣的話;如果他失約,給了你若干理由,千萬不要信以為真,男人是編造理由方面的高手,他的種種理由歸根結底只有兩個字:藉口!

  男人在承諾的時候固然是真心,在背叛的時候也是實義。他不再愛你,明明是他變心了,但他卻只會認為是你當初吸引他的那些特質消失了。別試圖去征服一個35歲以上,從來沒有結過婚,至今也沒有固定女友的男人。這種人往往不是性無能,就是愛無能,而且多數還有心理暗疾。最後受傷的多半會是你。

  若你對一個男人發生了興趣,就別在他面前展示你的才智。因為如果你愛上的是一個傻男人,他根本不懂得你那些聰明才智是做什麼用的;而一個本身很聰明的男人絕不會愛上一個聰明的女人,因為聰明的男人已經很累了,他深知和一個聰明女人在一起會更累。

  男人對女人,很多時候是始亂終棄。但是在拋棄的時候,請至少找個好藉口。找不到好藉口,是愚蠢,不去找,是殘忍。不要得意于一段長達若干年的追求。看看他多久給你打一次電話或者來看你一眼。如果超過一週,請注意!他並不是因為所謂的愛你才追求你,他只是圓他自己的一個夢。

  征服男人就得對他好,但不是時時都好,只要在他生病的時候照顧他就行了。若是他身體好得不生病,只需在你自己生病的時候照顧他就行了。若是你男人對不起你,請堅決與他分手,但要注意方法,要溫柔的分手,不要發脾氣。這是很有區別的,前者是世間遺憾,後者是性格不合。

  多給男人一點遺憾。因為遺憾一直都是男人心中一道淒美的風景線。他們大多數不懂珍惜,信奉得不到的才最美麗,失去了的總有詩意。讓他失去你,比你失去他要佔優勢得多。不要被男人對你的愧疚心感動。因為按心理深層因素分析,當他對你有愧疚感的時候,通常已經在潛意識?開始排斥你了。

 男人說喜歡你,並不代表他愛你;男人說愛你,並不代表他會娶你;男人說要和你結婚,並不代表他會對你好一輩子;男人說要對你好一輩子,代表他在撒謊。總之,一切的一切,都僅僅說明瞭:他很寂寞,而且無聊。

  當一個男人有機會和你發生關係而他並沒有那樣做,並不能證明他是正人君子。極大可能是他已經有老婆,而且和老婆關係還不錯。對於男人,請不要以身試法。如果你還沒有修煉到刀槍不入,就先做到沉默是金。沒有武藝傍身,就不要行走江湖。

  男人是這樣一種動物:外表像孔雀、脾氣像公牛、行為像種馬。看男人,大多數時候都會走眼,開始以為是白馬王子的,最後才發現是白眼蛤蟆。背叛是男人的血統,博愛是男人的宣言,自由是男人的口頭禪,見異思遷是男人的風尚,賤是深植于他們骨髓的DNA。